[贴吧帮助]
进入贴吧  按标题检索  按内容检索  按作者检索
贴吧列表 | 贴吧排名 | 推荐贴吧 | 本吧精华主题 | 本吧最热主题 | 最新主题 | 申请吧主 | 举报 |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首页 >姜氏家族 > 姓姜的都进来哈~```````  
人气指数:[ 32767 ]     
发表新主题 精华主题 申请斑竹 贴吧帮助 贴吧举报 →免费订阅[姜氏家族]贴吧!

如果您想有更多的贴吧功能
请赶快注册

热门话题
    有没有讨厌乒乓球..
    建议把大家姓氏“..
    对王俊凯的表白信
    麻烦取个谐音的英..
    我爱王俊凯
    给王诗龄的信
    我想取个与自己名..
    请不要把我们马姓..
    我是你的粉丝
    爱毛主席爷爷

热门贴吧
    郝氏家族
    邬氏家族
    卜氏家族
    黄氏家族
    尹氏家族
    祁氏家族
    贝氏家族
    伏氏家族
    万氏家族
    管氏家族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 457 篇,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末页
351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俺叫 姜振庄 河北的 QQ;1291376533
作者:121.229.30.*         2010/2/1 20:26:43    |  回复此帖子    
     
 
352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俺叫 姜振庄 河北的
作者:121.229.30.*         2010/2/1 20:23:08    |  回复此帖子    
     
 
353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俺叫 姜振庄 河北的
作者:121.229.30.*         2010/2/1 20:22:46    |  回复此帖子    
     
 
354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FACE18]
作者:221.201.42.*         2010/2/1 12:34:14    |  回复此帖子    
     
 
355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俺叫 姜连秋 性别;男 身高;1.70 体重;74 长相;还可以; 电话;13889436020想交朋友的就打我电话 谢谢了
作者:221.201.42.*         2010/2/1 12:32:59    |  回复此帖子    
     
 
356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 姜松源
作者:222.161.17.*         2010/1/30 18:01:28    |  回复此帖子    
     
 
357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大海
作者:123.244.214.*         2010/1/29 8:21:54    |  回复此帖子    
     
 
358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大家好!我叫姜建
作者:60.213.158.*         2010/1/28 21:41:54    |  回复此帖子    
     
 
359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永耀
作者:114.85.146.*         2010/1/27 19:25:09    |  回复此帖子    
     
 
360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姜嘉宁、、、、、
作者:60.212.242.*         2010/1/25 20:31:59    |  回复此帖子    
     
 
361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是湖北的,叫姜才福
作者:119.101.177.*         2010/1/24 10:17:59    |  回复此帖子    
     
 
362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姓姜的应该联合起来
作者:61.157.236.*         2010/1/11 16:07:17    |  回复此帖子    
     
 
363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亚丽
作者:222.129.209.*         2010/1/10 20:27:30    |  回复此帖子    
     
 
364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珊
作者:124.128.214.*         2010/1/9 23:02:47    |  回复此帖子    
     
 
365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奇峰 黑龍江 伊春滴 QQ:382676192 735950004 愿我們姜氏家族因我們而輝煌騰達 因我們而驕傲!!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60.11.39.*         2010/1/7 11:10:13    |  回复此帖子    
     
 
366 回复13楼:
    我叫姜奇峰 O(∩_∩)O哈哈~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60.11.39.*         2010/1/7 11:01:43    |  回复此帖子    
     
 
367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杰
作者:123.132.127.*         2010/1/2 20:55:08    |  回复此帖子    
     
 
368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姜猛,
作者:110.252.131.*         2010/1/2 12:40:52    |  回复此帖子    
     
 
369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中鹤,呵呵,我可是地道的女人啊,呵呵
作者:222.160.1.*         2010/1/1 20:21:27    |  回复此帖子    
     
 
370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玉红 是男性 同姓名的多是女性
作者:124.133.15.*         2009/10/12 19:40:54    |  回复此帖子    
     
 
371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不知道我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辈分是 。。。风 。占。自 。,我就知道这么多
作者:124.133.15.*         2009/10/12 19:38:01    |  回复此帖子    
     
 
372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不知道我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辈分是 。。。风 。占。自 。,我就知道这么多
作者:124.133.15.*         2009/10/12 19:37:13    |  回复此帖子    
     
 
373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德根,山东胶州人,88年生人。交朋友的请联系,加我QQ:285425098
作者:123.234.146.*         2009/9/29 13:53:53    |  回复此帖子    
     
 
374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仕常
作者:124.197.110.*         2009/9/29 0:27:25    |  回复此帖子    
     
 
375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伯林`
作者:117.26.77.*         2009/8/3 23:59:41    |  回复此帖子    
     
 
376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乡音“望路” “望”是读漫音而不是读望音,但有望意。是希望,期望,向望。 路乃是路径之意。 一句“望(màn)路”,就能体现鄱阳的特色。在外只要能说“望路”者必是鄱阳人也。由此而定“望路”乃是江西省鄱阳县的特色乡音。现而今80后的人只怕难以了解其意。因为用者少了,加上近时有人误认为是骂人之语,就越发用得少了,可偶尔听到就觉得特别亲切。 今日笔者到互联网上《湖畔文学》中发一节本人拙作《读姜夔<暗香>、<疏影>词》,看上一篇短文,说“望路”,就读了起来,阅过一篇,觉味不浓,意不尽。若如此理解,只怕今后无人敢用“望路”之辞了。 文者的描绘,给我留下这么一幅图画,妙龄少女,独坐窗前,凝思望月,甜美笑答:望路。 文者的小侄女那是一种向望姿态,向望美好生活,向望奔月会嫦娥,向望明天,向望回鄱阳。 文者就说“想死、找死”之意。不但误读,而且还会误导。这是对“望路”的曲解。正因为此,笔者停笔一月有余,不得不又拿起久违的笔写了这一段。除此如上说望路有少年向望意之外,笔者认为还有如下几意存在。 一、“望路”有找死意。此意不是如上少年自己口中说出的“望路”。而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如长辈找小辈回家吃饭,或做作业等,一时找不着,心急了一句“望路去了”。那是长辈牵挂和担心晚辈或小孩。这里有骂小孩之意,但这种骂小孩是大人急了,不知小孩干什么去了,贪玩去了,或是迷路不能回家,做错事了不敢回家。这里有望黄泉之路,找死意。但仍是长辈对晚辈的善意之骂。 二、“望路”有探死路意。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老者自己说或别人说他人“望路去”。如一老者在散步,问其干什么去,老者答道:望路去。这里有探死路之意,当然也有散散步,看看世界之意。但探死路意要大于散步意。又如一老者在路上走,一青年问道:“望路去”。这里有开玩笑,幽默之意,是说老者又找死去。并非恶意骂老者意。 三、“望路”有盼夫归意。丈夫外出,许久未归。小妇人经常到村口路上盼夫归,这时有人问小妇人:干什么?小妇人必定回答:望路。这里的望路就不能理解找死,更不能理解为探死路,只能是说小妇人不好回答,等丈夫归来好亲热。用“望路”回答,既含蓄又动听。我是来看路上行人的,多优美。 四、“望路”有调查,探路意。古时科考几年一次,很是难得。快到考试时,先生都要放假给学生,准备考试。学生这时都要到州、府、县去“望路”。也就是要调查今年大考之情,探一下监考是谁,大概出那类的考题,所以书生有“望路”这么一说。今年望路送什么礼,望路时住什么地方等等。 鄱阳的“望路”至少有如上几种理解。还有如散散步,看看天等意。“望路”此语是鄱阳智者的创造。笔者认为是妙语,美词,含义不少,值得探究。不可认定只是“骂人”之意,那样只恐“望路”之语在鄱阳就难以传录下去。好在鄱阳县还有一个“四望(漫音)湖”存在,会让“望路”这美妙之语传承带来福音。 姜清水
作者:111.73.16.*         2009/8/3 16:19:30    |  回复此帖子    
     
 
377 回复42楼:
    你好,我也叫姜华,江西
作者:116.30.222.*         2009/7/11 20:00:02    |  回复此帖子    
     
 
378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 姜永飞 2489
作者:222.62.102.*         2009/7/9 22:16:33    |  回复此帖子    
     
 
379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淮,是忠字辈的,也想知道你们是什么辈份咯~~~~~~
作者:59.49.148.*         2009/7/7 19:51:01    |  回复此帖子    
     
 
380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姜 夔 与 鄱 阳 姜夔与鄱阳应该是个大话题,,需要进行一番整理与疏清。笔者就此有关几个问题进行整理呈现给读者。 一、姜夔是鄱阳人 姜夔籍贯有三说:一是德兴,二是上饶, 三是鄱阳。下面分别给予说明。 德兴说:是清江西通志与清徐熊飞拟传载姜夔为德兴人,以隐箬坑丁山白石洞而号白石,秦桧当权出难而不仕,南山煮白石,衡山遇仙诸事显误而排除。白石乃是吴兴山石洞为邻,泮德久送雅号逐用之。秦桧云时姜夔还没出生,何有当权出难之说,衡山遇仙当是宋时文人仙化神说明,清延之盛习俗,不可深究。煮白石为食亦是神化的体现,一笑了之。姜夔德兴籍之说亦不可信。 上饶说:上饶乃是以饶州之上游而得名,饶州是因饶城近效有尧山而得名。上饶在宋时属信州,上饶的名声不如信州,上饶的名声传出因是明清时期,对辛弃疾的研究者,以辛隐居上饶,铅山一带而名传四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修建上饶集中营,曾囚禁过叶挺而名噪一时。而信州侧是州名。上饶是信州的属地。此说源于乌程姜虬绿清乾隆年间附录姜夔世马表中有“沣饶州教授,因家上饶”。这里应是姜虬绿对饶州与上饶没有区分开,以为饶州分上饶州与下饶州什么的或是说上饶即饶州,上饶在饶州之误。饶州教授住上饶不可信。虽然当今原饶州所治及在地鄱阳县属上饶市管,快速的汽车仍要跑上三小时。古代船来往,顺水五天,逆水就说不清。二十世纪末汽车也要跑上七个小时以上,水路是解放初期仍有通过,60年代就断了这一船路。至此姜夔籍上饶可排除。 鄱阳说:笔者所掌握的姜夔鄱阳籍实证有:①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贴姜夔字迹番易姜夔尧章。②清刊本白石道人歌曲载明“鄱阳姜夔尧章”。③清刊末白石道人歌曲载明番易姜夔尧章。④宋周密齐东野语一则小文,开头是“鄱阳布衣姜夔尧章”句。⑤姜夔的好友苏泂的“白石鄱姜病更贪”诗句。⑥庆元五年姜夔送饶歌吹曲上疏奏文中自称“鄱阳民姜夔”。⑦鄱阳姜氏谱中曾有姜夔后人于洪武四年上户籍状,称姜夔为先人。及谱中把姜夔列白石堂,列为先祖,承袭,延续至今(详见家谱可信度,姜夔世系考)。 鄱阳是番易演变而来,鄱阳与番易同属一地。鄱阳湖因县名鄱阳而得名。姜夔籍为鄱阳从如上7点来看该能定论,特别是姜夔手迹鄱阳姜夔尤有说服力。加上几点互相印证,不会再有姜夔籍贯之争的情况出现。至此姜夔鄱阳籍无疑。 二、姜夔的出生地 现在鄱阳姜姓人很多,已过五万之从。鄱阳姓姜的村落也有不少。笔者曾有《鄱阳姜姓考》一文,从那文可以看出“鄱阳姜姓是一家”。虽然鄱阳姜姓是一家,但是有关姜夔的出生地,有三说之多,其一是磨刀石,二是姜家坝,三是东流小桥。 磨刀石说:磨刀石姜姓之鄱阳人都知道的,特别是出过姜伯彰国民党时期的县长,名声大起,认为姜夔是磨刀石出生是理所应当的。笔者在家谱中见到姜伯彰在民国二十一年冬给林凤姜氏谱写的“新序”内有“考世系一脉相承,明辅公生子二,长从仁公次健仁公。长从仁公迁石痕村,即予之始祖,次健仁公之子孙繁衍所谓新老屋四七十甲是也。”家谱则载茂村公生子四,信文世居石痕村,思文公字健仁,思文公之子,子恭,子恭之子仕兰迁团林,子恭之子茂壮迁凤凰山七甲村。四甲,十甲则由七甲再迁出。应该说磨刀石姜姓也是与团林凤凰山姜姓一样是由尧城迁出。磨刀石即古称石痕村。 姜家坝说:有三种来源①是姜家坝村名;②是夏承焘教授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书中有“鄱阳段铮告予:鄱阳姜家坝与磨刀石两村尚多姜姓。”③明探花姜金和改建姜家坝三太子庙。近期又有人增加一说:韭菜湖为九真湖音效,也与姜夔有关。下面容笔者一一给予探讨。 (1)村名之说:笔者曾在《鄱阳姜姓考》一文中提到姜家坝姜姓 水世家是从团林姜姓于清朝时搬进的,不是原居姜姓人。姜家坝村名来源无人考证从何而来,但有人认为“坝”字从村名不符合鄱阳起村名习惯之语,而且也有人考说是明姜金和金榜题名中探花返乡,鄱阳县或饶州府为了迎接其归来之船而筑坝,因是欢迎探花姜金和,所以称姜家坝。还有一说是宋明两朝鄱阳姜姓的产业即姜家坝,鄱阳西门湖原属鄱阳湖一角,新中国成立后才挑堤筑坝改湖为田。原姜家坝一带是湖中,居人只在稍高的地段,而且没有现在这么多。团林姜姓中传,现县城芝山后的锭子山也是宋明时期姜姓产业,而且有祖坟埋在锭子山,家谱有记录。 基于如上之说,坝不是鄱阳起村名的习惯之语,姜家坝是姜家宋明时期的产业之地,或是迎姜金和归乡所筑之坝,就不一定是村名,也就不一定有姜姓人居住姜家坝。姜家坝为村名那是后来的事情,就不能说可与姜夔联系在一起了。 (2)鄱阳段铮告予说:夏承焘教授没到过鄱阳,不知道鄱阳姜姓居住情况。夏教授书中所说的段铮笔者未见着,也不知他是何人,更不知为何只告知教授鄱阳姜家坝与磨刀石有姜姓,还是有其他原因让夏教授只署姜家坝与磨刀石姜姓,而鄱阳团林五脑八村(藕塘姜村,包括新老屋,对面姜个村)、四甲姜村、七甲姜村、十甲姜村、安门口、毛山姜姓人丛多。按说夏教授也是听说鄱阳有姜姓,并未考证姜夔有后裔在此村,所以不足为凭。 (3)姜金和出生地之说:姜金和的出生地一般都认为是姜家坝,特别是近代姜家坝有姜姓人居住,所以这样认为顺理成章。笔者在姜家坝的新改建的太字子庙门前石碑中看到说姜金和出生地是姜家坝,不知刻碑者从何来的依据,但笔者未见到证据,不敢相信,并且提出如下几点看法:①如上所述的石碑中介绍姜金和“明嘉靖庚午年科举进士”,据查嘉靖年代无庚午年为一误。②姜家坝三太子庙石碑说:姜金和因严嵩专权于1541年回乡改建三太子庙。据查严嵩于1542年(明嘉靖21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专国政二十年。”这样看来:严嵩还没入阁专权还没形式,姜金和就已辞职似于严嵩无关,又是一误。③据查姜金和死后葬在磨刀石云龙山。据说此山属磨刀石姜姓人之山。是不是磨刀石姜姓人的祖坟山,若是姜金和应该是磨刀石姜姓人,又因磨刀石姜姓谱未见到,不敢乱说。加上如上所述的姜家坝原来并不是村庄,而是一座堤坝而已,定姜家坝为村名乃是近代之事。如此姜金和的出生地不是姜家坝可以推论之。④九真湖说:因姜姓天水一支派出九真,而推论的一种说法。鄱阳县城西郊,靠近姜家坝村有一小湖,水面约六百余平方米,称之为韭菜湖,据说是因湖边生有野韭菜而得名。近代有人说韭菜湖是九真湖因方言而演变而来。说姜姓为了延续九真情节而取名九真湖。这也不过是一说,并无考证。 据查姜姓起源有四:①炎帝生于姜水,以居地姜为姓。 ②桓姓改姜姓,从唐代就有桓姓者改姜姓。 ③出自其他民族姓氏:最为明显的是羌人改姓姜。也有满八旗的姜佳氏改姓姜,另外俄罗斯,朝鲜蒙古等族人改姜姓的。 ④汉人其他姓改姜姓:有追逐姜姓为望族的,名人者改姓姜。近代有追逐明显者改姓姜的。 姜姓家谱堂号丛多,如天水堂、渭水堂、渭滨堂、森阳堂、敬睦堂、稼 堂、白石堂、龙泰堂、九真堂。 九真姜姓是天水姜氏一派,属唐宰相姜公辅之后,唐末宋初入福建,由福建转往越南,当时的越南属中国管辖。今越南国清化省一带有姜姓,是原九真郡治。这一支也有转迁广西的,广西姜姓是九真一脉相传。 鄱阳姜姓是否属这一支待考证。家谱载有炎帝、姜子牙、姜维、姜肱、姜夔是属天水一支。团林姜姓有人在家宅大门上悬挂“渭水世家”四个大字,以示团林姜姓来自于姜子牙是也,家谱未记录姜公辅,说姜公辅是姜夔的祖先乃是浙江姜姓在清朝乾隆年间修谱时立的世系。鄱阳姜姓是不是公辅一支有待考证。另外菜与真二字在鄱阳的方言中有较大差别,不太可能演化,加上姜夔是九真而来,若有此意人倒是应该把韭菜湖改为九真湖才是常理,至少保留九真湖名,不会去改九真湖为韭菜湖。 综上所述姜夔出生地不在姜家坝能明了。 东流水桥说:家谱有祖先居尧城上官岭东流水桥一说。谱中有“白石堂”,并在几次的修谱谱序中都提到尧城东流水桥是祖居地。 据考尧城上官岭东流水桥,乃是现今的县城中心地段的大龙桥。由于时代变迁,无法认定那一宅地为姜氏居住地。鄱阳县在明初有过一次名震史学界的大移民。从鄱阳民移至安徽、湖北的很多,到底移去多少,县中发生过多少,不愿离乡背井的哭声无人考证。只知道至今清明前后有不少安徽、湖北人回鄱阳寻根,他们也不真知道他们的祖先出生鄱阳何地,只是听祖辈口是从江西鄱阳迁出的。这次大移民影响了鄱阳人的安静生活,因为是政治大移民,官家逼迁,这就难免发生“逃”的事件。东流水桥的姜姓是否也在这个“逃”字中间,迁至乡村,无法考证,但可以认定鄱阳姜姓迁往磨刀石、团林是宋末明初之事。而且笔者有一事多年来想不明白:为什么团林八村共一谱,而不能与磨刀石共一谱?笔者猜想是否也与那“逃”字有关。若成立,那故事就复杂了。如兄弟临“逃”分开方向,如兄弟为“逃”争论不休留个“结”,如兄弟临“逃”分财产不均而不和等等。 三、姜夔的出生时间 姜夔诗集中有寿朴翁诗一首,全诗如下: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于菊花前。 姜夔诗是寿朴翁,朴翁指葛天民,字无怀,初为僧时取名义銛  ,字朴翁,山阴人,隐居西湖葛岭。葛天民为姜夔好友,姜夔在诗中及词序中多次提到此人。姜夔说葛天民“工于诗”。 姜夔的诗中有“与师同月不同年”句,知是姜夔的年龄与葛天民的年龄不一样,但是同月所生。诗中又有“菊花前”,菊花是秋间盛开,俗语“九月菊”,当是说菊花在农历九月盛开之时。姜夔的“菊花前”点明他与葛天民同是九月所生。 至今明白无误的当只知姜夔生于九月。至于年与日就难以考证。目前姜夔出生之年大多从夏承焘教授考据的约1155年。他考证姜夔出生之年有二个依据:一是姜夔在其《探春慢》词序中的“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句。二是依清乾隆年间姜虬绿年谱,从宦汉阳在隆兴初年。姜夔当生于绍兴二十五年前后。姜夔的出生日清朝的王鹏曾明记“八日为白石老仙寿”,不知何来依据。 此至笔者暂定姜夔的出生时间为:公元1155年农历九月八日。 四、姜夔在鄱阳写的词 姜夔少以诗出名,但其词名更大,词圣、词仙,一代词宗集于一身。 姜夔存于世的80余首词,只有一首特别注明是在鄱阳写的,那就是《忆王孙》鄱阳彭氏小楼作。全词如下: 忆  王  孙 鄱阳彭氏小楼作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红南不自由,两绸缪,料 得吟鸾夜夜愁。 彭氏小楼:鄱阳彭氏较多,以双港彭家、滨田彭家著名。至于姜夔所说的彭氏小楼指哪个楼现无从考。据说是指饶州府在府治为状元公彭汝砺建的楼,若从姜夔此词词碑名之旨当指此楼。在宋时鄱阳称得上“王孙”之彭氏之家当属彭汝砺。彭汝砺(1042年—1096年),字器资,鄱阳滨田人,1065年23岁的他中状元,受王安石看重,官至宝文阁直学士等职。有《鄱阳集》收入《四库全书》之中,真四世孙彭大雅任职重庆太宗,著有《学余稿》。 姜夔的此词写得很有意味,值得一读。 冷红叶:树叶红时当是被霜打,乃秋天之景。姜夔此“冷红叶叶下塘秋”句,意味深长。笔者认为有三读:一是写秋天之景。晚秋红叶落水,形容秋景萧瑟。二是写自己已到中晚年之景,经霜打虽红可无施展才华之地,意落得下秋天的池塘,说自己境遇悲惨。三是写南宋朝到了中晚期,积重难返,如秋叶落水。姜夔词的第二句“长与行云共一舟”。长是很长很久,行云,指天上的行云倒映于水中与秋叶共一船。此句是接上句,说落叶的惨状,烘托上面三读主意的惨状更深一层。秋景:落叶飘落水中命运更遭,与行云流水为伴。自己:飘忽不定,居无定所。朝庭:犹似落叶,行云艰难度日,没有希望。姜夔的第三句词当是一长叹,发出肺腑,有感于生活,有悟于现实。仍是为三读命运叹息。指落叶不自己随天上之风吹动,塘中之水流动而无自主,不得自由。大宋流落临安还受金国掌控,年年纳贡,不得自由,自己生在此环境中亦不自由,也没有自由可言。第四句“两绸缪”,绸缪:密集缪绕之意。前加一个“两”字指不是一而是二。此二字指树与树叶,行人与家人,国家与民众,应该是互相缠绵牵挂。姜夔的收拍结句是“料得吟鸾夜夜愁”。好一个“愁”字了得,姜夔为谁而愁?为秋景,为自己命运,为国家前途!这种霜打之叶飘落水塘之秋景叫人愁,这种四海飘泊的身世让人愁,这种“临安”政局能不愁吗?就是能歌唱的夜鸾也被这种环境,这种境遇,这种局则发出愁音。“料”字用得活,有猜想,预测之意,也有定然,当然之意。 姜夔的此词叫人读来能不想那南宋政局吗?当然也就会跟随词入达入“临安”境地而发愁。 五、姜夔在鄱阳的生活情况 姜夔在鄱阳出生,当为首次,这不用费墨。其他顺序无法理,按好考证的说。姜夔在鄱阳作词一首留于世,如上所述《忆王孙》鄱阳彭氏小楼词,当是姜夔成年后作,而且是中年时作,应该又算一次。 姜夔回鄱阳乡试,该是到鄱阳生活的。至于几次难以考证,据查姜夔从1186年跟随萧德澡到吴兴后就没有回过鄱阳,姜夔回鄱阳都是在1186年前。又据前所述姜夔出生时间,那么姜夔回鄱阳都是在其31岁之前,反过来说,姜夔与萧氏结婚之后就没有回过鄱阳。近代陈恩著《白石年谱》说姜夔于淳熙元年,四年,七年,十年曾四次返乡应试。不知何据,今引录在此。姜夔回乡应试之事肯定有。这样定年份就不多见。淳熙十年时姜夔约30岁,应符合如上所述姜夔31岁后未回鄱阳之说。 姜夔奔丧回鄱阳:陈恩的“白石年谱”乾道六年父过世“奉丧归葬”回鄱阳,这时姜夔16岁左右。 姜夔在鄱阳读书娶妻:考姜夔行实,1176年作《扬州慢》词,而载明纪年为“淳熙丙申”年,即1176年,此后可考1185年才有词留于世,而且这十年间是姜夔青年走向成熟阶段,不可能没有诗词,可其行踪已无考。1176年姜夔在21岁左右,也正是读书,长知识时期,而且也是人生婚期。家谱载姜夔有丁氏或张氏,是否这十年姜夔在鄱阳生活,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可以推论的是姜夔与合肥情人这段时期最亲密,来往甚密。合肥到鄱阳较为方便,有水路。另外姜夔词中有鄱阳习俗。如姜夔的《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词中有“一年灯火要人归”句。许多人对姜夔词中这“灯火”不理解,这可是鄱阳人年三十点灯,正月初三前送火习俗。 鄱阳人在年三十吃年饭前要准备鲜鱼、鲜蛋、鲜鸡、鲜肉谓之四鲜及水果,加上饭酒去祖先坟前祭拜,鸣爆、点香、燃烛、烧纸钱称之为点灯。在正月初三前又要去祖坟前跪拜。 点香、烧纸称之送火。点灯送火是对祖先的一种祭礼,也是晚辈对先辈的一种感恩情节。鄱阳人很重视这点灯送火习俗。年三十宁愿饿着自己也要先把祭品送到祖坟山。姜夔的这句“一年灯火要人归”既成出了孝顺子孙的心声,又发泄了孝顺儿孙飘泊在外无法尽孝愁苦心情。 至此:姜夔的行实有回鄱阳的空间,词有受鄱阳习俗的影响,可以认为姜夔到鄱阳读书娶妻是有可能的。 姜夔回乡省亲:姜夔的《探春慢》词序中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当惟姐弟之爱”句,这里应该说姜夔“去复来”,回过故乡省亲。清乾隆年间姜虬绿抄本白石诗词中曾有说姜夔有“越亭诗”一首,是鄱阳作无纪年,不知是何时之作。浙江姜谱亦记载“姜夔间归饶州”是说姜夔回过鄱阳。 综上所述:姜夔出生鄱阳,在鄱阳作词一首,回鄱阳乡试,奔丧,读书,娶妻,省亲,会友等活动情况均有可能。 六、姜夔的鄱阳后代情况 姜夔晚年有一张画像留于世,他自己为画像题诗一首,先看一下姜夔的《自题画像》诗,然后再谈其后代情况。全诗如下: 自 题 画 像 鹤氅如烟羽扇风,赋情芳草绿荫中。黑头办了人间事,来看凌霜数点红。 笔者对姜夔此诗的理解详见《关于对姜夔画像的认定情况探讨》一文。这里简要一说四句之意。 第一句:在音乐声中飞快地到了高寿时期。 第二句:尽情书写的情词隐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语言中。 第三句:青壮时就办了人间悲哀之事。 第四句:到了晚年还看到有几个儿女传承。 姜夔的第一句诗强调一个“声”字,第二句配声有“色”,第三句说个人的中年丧子之悲事,第四句是说到了晚年还看到“数点红”,有几个儿女传承。本节就此“数点红”在鄱阳的情况做一探究。 (1)姜夔是不是在鄱阳有后代:笔者到家谱中最早记载认为姜夔是鄱阳姜氏祖先的时间为明朝洪武四年的一份上户籍状。明确鄱阳姜姓“上祖姜夔”,此后家谱几次大修均明白无误的写明为先祖,并有派系表附录。谱中见姜夔兄弟三个,佐泽,佐时,佐霖。姜夔谱名佐时。详见《家谱可信度》一节。把姜夔奉为始祖也是明朝之事。由此可见,姜夔是有后代留于鄱阳的。 (2)姜夔鄱阳后代的来源 笔者认为姜夔鄱阳后代来源有五 处:一是姜夔在1176年后离开湖北汉阳在鄱阳生活了一段时间,结婚生子。家谱中有姜夔之妻丁氏,张氏。二是姜夔在闯荡江湖时与合肥恋人结合生子留于鄱阳。姜夔与合肥恋人的情况真实可靠,事情也是发生于1176年后的十年间。三是姜夔与萧氏的儿女中有一支回鄱阳传承,在那要求“叶落归根”的时代,是有这个可能的。四是姜夔与范成大赠送的青衣小红生的儿女,由于生活紧迫,小红带着儿女“逃”回鄱阳。姜夔认为小红去“采香径”里过好日子了。姜夔的好友认为小红另嫁了,小红就为了养活儿女回鄱阳投亲了,有这个可能的。五是姜夔在浙江有与萧氏同在的另一妾,此人有儿女,难说不回鄱阳读书,生活。此妾有考姜夔好友苏泂哭尧章三诗中有一句:“孺人待妾相持泣”,孺人当指萧氏,待妾则说闰这时小红已“嫁”,有另一个妾在。苏泂的哭诗中还有一句:“儿年十七未更事”,这个“未更事”的儿子是姜夔与萧氏的还是与妾的,无法考,姜夔有这个儿子就是事实。由于萧氏的年龄不太清楚,只能推算姜夔与萧氏结婚到此儿出生约16年左右。所以有人认为此“未更事”的儿子是姜夔的妾所生。 家谱中记载姜夔的儿子有二说有四说,明朝前期是四说,到清朝中期有过二说英杰,这二说只怕是受当时省志的影响误导而成。清后期家谱又是四说:廪、廓、廊、厢  。廪迁江西乐平丰源,廓迁笤溪后转湖广,廓居江西饶州芝城,厢  迁兴安姜里村。 鄱阳姜姓分迁情况,笔者曾有一文《鄱阳姜姓考》。 至此可以看到姜夔是有后代留于鄱阳的,但是不是鄱阳姜姓全部是姜夔的后代,笔者不敢肯定,持保留意见,因为家谱记载姜夔有兄弟,鄱阳姜姓有其兄弟的后代的可能。总之鄱阳姜姓原始姜姓,(近迁入者除外),都应该与姜夔有血缘关系,这一点是应该给予肯定之语的。                   姜 清 水 2009年4月4日
作者:59.54.187.*         2009/5/19 19:22:38    |  回复此帖子    
     
 
381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姜辉 我儿子姜昊天
作者:221.130.33.*         2009/4/13 11:44:02    |  回复此帖子    
     
 
382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浙江人,姜红旗~谢谢~!
作者:60.186.228.*         2009/3/31 21:40:39    |  回复此帖子    
     
 
383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俺也来报下,姜红旗
作者:60.186.228.*         2009/3/31 21:29:24    |  回复此帖子    
     
 
384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 姜忠华
作者:122.156.130.*         2009/1/27 19:17:43    |  回复此帖子    
     
 
385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大家好我叫姜久新是个男生愿意结交更多的姜氏族人共某大业振兴姜氏家族大家努力啊!我的QQ:124882930
作者:221.8.107.*         2009/1/21 19:47:22    |  回复此帖子    
     
 
386 回复5楼: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来这里(QQ群75499876)加入姜氏家族的群吧,共同讨论如何发展壮大我们的家族。
作者:221.213.90.*         2008/11/29 13:23:38    |  回复此帖子    
     
 
387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来这里(QQ群75499876)加入姜氏家族的群吧,共同讨论如何发展壮大我们的家族。 姜瑞龙
作者:221.213.90.*         2008/11/29 12:58:07    |  回复此帖子    
     
 
388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艮烨公是坎桐公次子,字文光号虚奄,于明万历庚寅年十一月一日殁(1590年),谱中未记出生日子。 艮炜公是坎重望公入继子字彦明号芳田于明正德已卯年七月二十一日1519年酉时生,于万历癸未年十二月1583年初一殁。 艮垣公是坎模公幼子明号左藜,官名维德,于明正德已卯年1519年八月十八日生,于万历甲申年1584年八月初一殁。 艮爝公是坎椿公幼子字世民号乌顶,于明正德甲戊年十一月十六日1514年生;于明隆庆丁卯年九月二十八日殁,1567年。 从如上谱序中可以看出,一、家谱重修时间为明嘉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二、鄱阳姜姓从安徽宁国宣州来;三、那年到鄱阳的不详;四、世系只有至茂材公才清楚;五、1514年修谱的人家谱中均能清楚记载其该记之事,六、老谱失于成化丁未年;七、粟公家藏旧遗草牒;八、旧遗草牒残废一二;九、自姜子牙至宋神崇时姜氏子孙都是从老谱抄录下来的。 家谱经过几次重修,对谱常也曾经过几次演变,如天水姜氏,宁国姜氏,芝城东流姜氏,林凤姜氏;但其谱中用于子孙取名的世派行仍是为鄱阳世派。有关世派事将在《世系考》中另述。 综上所列,家谱可信程度应该是很高,至少可以肯定明正德二年乾晟公为其父通泰公号澹庵的立碑时间。家谱证实了石碑上所刻的之字与家谱基本相符,思、子、享、通、乾、坎、六代人齐全,特别是通泰公号澹庵的比较清楚。 家谱从明成化丁未年1487年失到明正德二年1507年只有20年时间,从失谱到重修时间间隔66年,但我姜氏家谱几次重修也都间隔较长时间,最后一次修谱是1993年至上次民国二十一年也间隔61年,而且经历了一次大的战争和一次破旧立新时期,是在旧谱基础上重修,在明嘉二十二年修谱认多达七个代表,应该说代表了当时林凤姜氏五脑文化之人。虽然当时对夔公有神化现象,即是宋朝之人的通病,但仍未混乱长幼,未把夔公列入谱头,世派之中,把长子苗公列谱头,后来为什么列入谱头,而且生子由二至四,《世系考》中再论。 姜夔自己多次称是鄱阳人氏,有姜白石跋保母志手迹和白石道人诗集书影,白石道人歌书影均自称番阳姜夔,夏承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新1版。 至此,鄱阳姜氏就是一家,姜夔自称鄱阳人氏,鄱阳姜氏宗谱把姜夔列入鄱阳藉是对的,至于把姜夔列入鄱阳姜氏二世祖将在《姜夔世子考》中再探。 姜清水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作者:61.180.14.*         2008/11/29 7:32:28    |  回复此帖子    
     
 
389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家谱可信度 鄱阳姜氏家谱经过多少年的风雨已经无法考证,我所知道的是应该存在着明嘉靖22年癸卯(1543年)、清康熙17年(1678年)、清乾隆16年(1751年)、清乾隆46年(1781年)、清嘉庆9年(1804年)、清道光5年(1825年)、清道光27年(1847年)、清同治戌辰年(1839年)、清光绪17年(1891年)、清光绪27年(1897年)、民国21年(1932年)和公元1993年共12个版本。 家谱在修谱序中曾说到有志谱,但在明成化年间失修,栗公有草谱,依草谱重修。 坎栗公是乾铭公之子,入继乾钿公,为迁团林十甲姜村始祖。坎栗公生于明宏治己末年十月二十二日,于明嘉靖戊午年七月殁。也就是说坎栗公生于1499年死于1558年,享年59岁。在1543年修谱,坎栗公44岁,正是成熟之年,从成化丁末年1487年失修到1543年家谱重修应是间隔了66年之久。从失修1487年到明正德2年1507年也只有20年。为什么提到明正德2年,后面会提到。 我在家谱 乾隆46年版本及光绪19年版本上均见到芝城东流姜氏抄白原有国朝太医世家上户事籍。此状是洪武四年3月15日(1371年)茂材公所供。称“姜氏以上祖姜夔等各任先汉晋隋唐宋元”“之贤才”。“将姜克谦承服承思文籍。”“姜思文仍供原籍宁国宣州”。立上户外,派下户四姓徐玉鉴,范有正,班继超,石庭銮等久远以为姜氏帮差次户“等字样。如上上户状中可以理解为鄱阳县芝城东流姜氏一是从宁国来;二是到茂材公前后就有姜氏在鄱阳县生活居住。而且有“久远”二字证明住了很长一段时期。 这里有说明的此上户状有“姜信文,姜以文,彦文”等字样,家谱把茂材公列入信文,以文,彦文,思文之父。 我在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初得到一份“明故瞻奄姜先生墓铭”。此碑是团林乡藕塘姜村村民姜道兴在建庙山下电排站时挖出来的。应该说还在,当时我告知他,此石碑是藕塘姜村的宝贝。 此墓铭记载了六代人,思文,子恭,亨仕兰,通泰,乾晟,坎重望。这六代人家谱中都有记载,基本上与墓铭相符 此墓铭是明正德二年(1507年)乾晟为父通泰公所立。墓铭上有“曾大父思文”“大父子恭”“ 瞻奄处士族讳仕兰公之仲子”“仕兰公…为择令配…常公讳旭之女…生一子曰晟”“继娶妻前云南都司判事河南程公讳造之女”“晟…生孙……长重望,次希望”“生正统丁己岁二月十五日十时;殁弘治甲子岁八月十六日己时”“正德丁卯岁十二月十五日吉葬”“晟…娶守御之千户高侯鼎舍之女”等字样。 家谱记载:第九世思文公,第十世子恭,第十一世亨仕兰,十二世通应公,第十三世乾宣公,十四世坎椿公。十一世亨仕兰公生子二通应,通泰。“通泰公仕兰公幼子,字时安,号瞻奄于明正统丁己年二月十五日生于明弘治甲子岁八月十六日己时殁”“娶常旭公女常氏”“ 继娶…程造公女程氏”“生子一乾晟,常氏出”“乾晟公通泰公之子”“娶高门高昆公高氏”“生子二坎重望,坎希望”“ 坎重望,乾晟公长子”“ 坎希望,乾晟公次子”。 我在一九九二年前看到家谱并抄录了明嘉靖二十二年岁次癸卯春月1543年重修谱序,谱序是修谱中三人所写,其中有:“十一世孙梓、栗、桐、侄、垣、爝、炜、烨等薰沐重修总续敬书”“吾家之宗脉始从宋神崇朝太医院炎裔公系宁国宣州东门人氏”“生二子长曰:苗公、次曰夔公,苗公世籍宁国宣州”“惟二世祖夔公任宋微宗朝江西御史”“今尚有宗高念公有功于先朝”公复至饶北郊。 公先生二子长曰仁英公,次曰仁杰公。仁杰公生一子名明辅公随父至饶“明辅公生四子幼曰茂材公”“茂材公生四子长曰思文,次曰信文,三曰以文,幼曰彦文”六世祖思文公登洪武初年辛酉科进士,初任乐安令后任湖广开府遇寇难,寇难而亡……其子子恭”。“七世祖子恭公登明永乐辛卯科乡试,任湖广江陵令,公始驻鄱阳北隅”,以文公无后,彦文公登元至正未年贤才后归明任河南御史,传其在 彼人烟繁盛至今未音回,七世祖子恭公生二子长曰仕兰公,次曰茂兰公,老谱奈于明成化丁未年间始失,幸十一世粟公之家藏有旧遗之草牒 ,因日久残废一二,今以粟公为首修立帖,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岁次癸卯春月,今吾家谱序自子牙公传于宋神同崇时皆从老家谱记载,坎粟公系乾钿公入继子,字添德,号蒲岭,生于明弘治已未年十月二十二日,1449年于明嘉靖戊午年七月初八日死,即1558年。 坎桐公乾琼公入继子字庭良号乐亭明正德壬申年十月初四生(1512年), 明万历甲申年八月初六日殁1584年。 坎梓公乾瑛公伯子字唐人庭美号煌齐于明正德丙寅年1506年八月十五日生,明嘉靖乙丑年十月初三殁。1565年。
作者:61.180.14.*         2008/11/29 7:29:39    |  回复此帖子    
     
 
390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祭白石公 岁遇丁亥,民逢盛事。节届清明,大地回春,倍思吾公,为祭具文: 泱泱中华,精英无数。历史长河,名人似星。吾公白石,词圣当朝,后世传颂,词入教材,文化名人,当之无愧! 吾姓先祖,名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吾姓氏家谱称白石公,辈分名讳佐时。白石公生逢乱世,国破家碎。公心高气盛,热血爱国,虽是布衣,用笔作刀,大声疾呼,不能偏安。写出靖康之耻,胡马窥江,废池乔木,都在空城,桥边红药,知为谁生。悲壮雄奇,动人心魄。 白石公“格律派”诗词一代宗师,宋词中独创“清刚”一派。创作中务求辞句雅正工丽,音律和谐精密。成就于词坛顶峰,感怀时局,关心国事,借景喻时,咏物写情。将国事、人生、爱情、乡思、咏物交织一体,抒发情怀。融会贯通时政民俗,情结取其志向,以诗词形式写出心中所想,自制乐谱,教人传唱,名噪天下。受后人盛赞,称其“裁云缝月之妙手”“词中之圣”。朱熹,范成大,谢深甫之众,甚爱白石诗词,后人亦纷纷学之,首推张炎,成就卓卓。 白石公著述以诗词知名当时,以文化名人文明于后世。公著述颇多,不愧“图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栋”。今可考白石公诗词、乐书、书学、杂著、书法等十余种。《四库全书》中有白石公诗词80余首存于世。 白石公交游甚广,足迹遍及赣、鄂、湘、浙、皖等地。特别是“合肥情事”,让他揪心,写出了许多灿烂的精妙词句流传后世。正因为此,公在合肥停留时间也较长。由于白石公精通音乐又善于鉴赏,工书法,诗、词、文的造诣都达到了极致,因此他所到之处,都受到欢迎和礼遇。当时名人范成大、陆游、辛弃疾、叶适、洪迈、朱熹都与他有交往,并留下了诗词唱和。著名诗人肖德藻还把侄女嫁给了白石公。 当代也有不少学者对白石公进行研究和追随。全国政协委员王冠亚多次呼吁对姜夔进行正确评价和研究,还与他人合作写了一部以姜夔为主要角色的电视剧剧本。安徽也成立了姜夔研究协会,老年大学中创办了《姜夔研究》刊物。互联网上有姜夔研究网站,并提议给姜夔在合肥找个家。网站上有不少研究姜夔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侯露的,写了一个关于姜夔合肥情事的戏曲剧本,叫《魂断赤阑桥》。在此特别要感谢浙江大学教授、词学大师和学者他用了生命中大部分精力对夔公进行研究,并出版了几本书,尤以《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为好,为夔公合肥情事打开了一扇门,也对他忧国忧民之心和诗词艺术水平做了不少有益研究及宣传工作。近代对夔公的研究者甚多,知名学者有汪世清、刘永潜、姜海峰、吴金华、张锲等,可以说全国已经对夔公研究是热了,火了,夔公若泉下有知,当笑…… 夔公在世终生布衣,落魄贫困,靠亲友周济过活,居无定所。死时也是友人吴潜等人凑钱埋葬。夔公就是生活在这么个环境之中,通过自己努力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艺术上成就,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是个词圣,是个音乐家,是个书法家。 夔公死后据说葬在杭州西马腾,可当代研究者不少去西马腾寻访,均不见夔公墓地,夔公真是一生悲壮!可歌,可颂,可泣,可叹! 今夔公后人元正、会武、清水创意在江西鄱阳团林乡藕塘姜村为夔公立灵魂之墓,盼夔公灵魂归故里是为祭!
作者:61.180.14.*         2008/11/29 7:24:02    |  回复此帖子    
     
 
391 回复59楼:
    姜夔世系考 姜夔的世系一直争论不休,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从夏承涛出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一书,其中有姜夔世系一节引用清乾隆年间乌程姜虬绿附载九真姜氏世系略表。 此略表称:“公辅唐上元进士,忠,左拾遗.、诚、贞元十元年进士,授唐末荆州录事、照、静、沣铙州教授因家上饶,山岵,承信郎,俘光录寺薄,颐太常博士,俊民绍兴八年进士,元凶太学录,一噩绍兴三十年进士,知汉阳县,夔,庆元五年以乐书准自饶州,徒湖州琼,大庙齐郎。” 家谱世系表:钟灵、宣帝纪上虞县令生二子:刚明、刚志。刚明光启二年以武举及弟授云麾将军,居歙州三灵山,生三子,灵嵩、灵岚、灵狱。灵狱以唐朝之不仕南唐异元微拜散骑常侍,生二子,淼、晶。晶,宋太平兴国四年以明经及第初授同州通判,陆江州太守,又升文华殿侍讲,生子三:淘、润、泽。泽咸平三年以春秋及弟初任翰林学士次任常州匕判,生子二:棣、槐。棣字堂荫登宋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初任翰林承旨,次任四门助教,三任国子监丞,生子三:中正、中立、中大;中正字秉道登治年四年许嘉 榜进士,初任黄陂县宰次任贵溪县宰,生子三:周、遥、迢。周公中正公长子,字荣清,生子一:循成。循成公字孟实,娶凤凰里程氏,合葬凤凰庙,生子二:资、宝。天与公循成长子又字资,生子三:佐泽、佐时、佐霖。佐泽公天与公长子,生子三:渡、庆、噩。佐时天与公次子,名夔字尧章,生子四:廪、廓,廊、厢。(其中有遂隐笤坑,御书楼;取萧氏、张氏、李氏;廓居古溪迁湖广、于田县;廊居金陵复迁芝城;厢迁兴安姜里村)佐霖,天与公幼子迁戈阳茶源生子二:交威、交乐。 宝公:循成公幼子,字天敬,葬本里长街坞于清同治三年被郭姓毁坟造案控藩府,生子一:佐德。 仁杰公名廪讳上含字君概号若若狄仕迁乐平丰源之始祖。生子三:良辅、良弼、良文。 明辅公君概公次子字弼、号怀周;值金人入寇迁微叶黄墩居,生子四:茂昭迁乐平丰源南岸康山,茂荣入赘南昌,茂材迁鄱阳上官岭东流水桥。 茂材公,明辅公幼子,字鹏程 舜远,入赘鄱阳界潭都目思水李公女,又娶王氏,公与李王二妣同葬城东百花洲,生子四:信文世居石痕村,思之,以文,彦文。 思文,茂材公次子,字健仁号止池,登洪武辛酉科进士,娶李将军女,公妣同葬城北芝山白兔岭,生子一:子恭。 如上是家谱民国二十一年和一九九三年版本所抄。 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世孙梓,栗,桐和十二世四人共七人重修谱时,在谱序中 记载:吾家之崇脉始从于宋神宗朝太医炎裔公系宁国宜州东门人氏赘取宋康王女郡主赵氏生二子;长曰苗公,次曰夔公,时苗公世籍宁国宜州宗焉,惟二世祖夔公时任宋微宋朝江西御史。生二子:长曰仁英,次曰仁杰。时仁英公任宋高宋朝太医院学正,世居于宜州,惟三世祖仁杰公登宋绍定朝进士,生一子名明辅,随父任至饶,四世祖明辅余干州事,生四子:茂昭、茂荣占籍余干,茂成出赘南昌,五世祖茂材公赘藉鄱阳。茂材公生四子:长曰思文,次曰信文,三曰以文,四曰彦文,六世祖思文公登明洪武初年辛酉年进士,初任乐安令后任湖广开府遇寇难,公夫妇俱患寇难而亡,竟骸骨未归,生一子子恭。 家谱乾隆四十六年版本(1781年):二世,宋夫人,白石公,丁夫人,公乃太医公之仲子,讳夔号白石、生二子;长曰仁英,次曰仁杰,公登宋微宗朝进士,初任上蔡令后钦取江西御史。 始祖:赵郡主,太医公,王夫人,公乃宁国宜州东门人,讳炎裔,生二子,长曰苗,次曰夔。 龙巨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冬月(公元1840年),林凤姜氏谱重修时,十九世孙庭周,兰写了一篇白石公行实 “悉其隶籍鄱阳县者自白石公而始,讳夔字尧 章。”其子则有四:廪、廓、廊、厢。廪迁乐平丰源,廓迁古溪,廊居饶城,厢居广信新安姜里村。 大清康熙十七年在戊午冬月1678年十七世孙文炳敬续家谱派行规格:太白
作者:61.180.14.*         2008/11/29 7:19:20    |  回复此帖子    
     
 
392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勤,字:‘瑞龙’.邮箱:373646713@qq.com,与我联系,我在昆明
作者:221.213.90.*         2008/11/28 13:06:17    |  回复此帖子    
     
 
393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勤,字:‘瑞龙’
作者:221.213.90.*         2008/11/28 13:03:55    |  回复此帖子    
     
 
394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俺 叫 姜 波
作者:60.173.181.*         2008/11/26 17:01:52    |  回复此帖子    
     
 
395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鸿波。男的,呵呵。我在深圳啊。邮箱jxhjxh@126.com
作者:119.123.66.*         2008/11/5 14:24:33    |  回复此帖子    
     
 
396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姜涛 80036386
作者:221.2.153.*         2008/11/4 1:59:08    |  回复此帖子    
     
 
397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今天刚生的娃娃取个什么样的好名字
作者:121.228.92.*         2008/11/1 13:40:37    |  回复此帖子    
     
 
398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我叫,姜波
作者:58.213.26.*         2008/10/30 23:46:37    |  回复此帖子    
     
 
399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有没有搞错啊 我的叫姜杰 为什么有一个名字是个女的跟我一样的名字崩溃
作者:59.175.73.*         2008/10/27 21:35:30    |  回复此帖子    
     
 
400 回复:姓姜的都进来哈~```````
    各位,谁能提供姜氏家谱请联系。我叫姜玉龙:手机号:15943397712。愿与您探讨完善姜氏家谱。谢谢!
作者:58.245.166.*         2008/10/18 10:28:01    |  回复此帖子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 457 篇,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加入收藏夹
回复帖子
标  题: *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超级连接 email连接 插入图片 插入代码 引用内容 背景音乐 flash动画 Real Player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QuickTime视频文件
内  容: *
图  片: 教您外部贴图
验证码: 请在左边输入看不清,双击一下
18.216.29.108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页面执行时间:86,009,740.000毫秒
  ©2006 Uname.cn 设逸名网为首页 贴吧协议  意见建议  鄂ICP备05015700号